华钰影业有限公司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业务领域 案例中心 留言咨询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创新模态下的乡村振兴微景观:《山水间的家》探访美丽乡村新景观

创新模态下的乡村振兴微景观:《山水间的家》探访美丽乡村新景观

来源:广电独家   发布时间: 2022-08-29 13:29:00   字号: [大] [中] [小]
通过对乡村转变的实景呈现和对村民口述历史的真实记录,《山水间的家》用24个真实的村落打造了24个中国乡村经济的“微缩景观”。



乡村是中国人的根,也承载着中国人自古至今的精神家园。1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振兴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的面貌?生活在美丽乡村的人们生活状态又是如何?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近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山水间的家》以多模态融合的节目方式,带领观众走进美丽乡村人家,探寻山水田园间的诗情画意,也在一个个“中国乡村经济的微缩景观”里探寻中国乡村发展的内在经验。
,时长01:00

《山水间的家》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央视综合频道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旅游探访节目。
游历于山水田园之间,感受乡村人家淳朴之美,真实呈现每位劳动者的动人事迹——这一次,《山水间的家》融合创新户外电视节目的新形态,多角度探访中国具有24个代表性的新农村,多模态呈现10年乡村巨变。
节目不仅创新融合多样态呈现方式,立体化呈现了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时代风貌,更是完成了一次乡村振兴建设的田野调查,探寻和记录了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



▍山水之旅“体验态”:沉浸农家“话桑麻”
你有多久没有离开城市的喧嚣,回到那片宁静的田野,呼吸乡间清新的空气?当我们跟随着嘉宾坐上安吉鲁家村的小火车,这一切美景便扑面而来。透过画面,我们似乎能够闻到泥土的芬芳。《山水间的家》正是通过这样极具沉浸感和体验态的方式,结合访谈与纪录的创新融合,带领观众进入一场山水田园的体验之旅。

  • 以“新村民”第一视角见证乡村家园新面貌


《山水间的家》每期节目分别探访两个乡村,由主持人、公众人物、文化学者组成“新村民”小队,共同踏上一段山水旅程,深入农家,见证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面貌。

在首期节目中,由主持人撒贝宁、鲁健集合作家麦家、文化学者祝勇以及歌手杨千嬅与演员高圆圆,分别探访了浙江安吉鲁家村和湖南张家界的石堰坪村,在村民家中体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之美。
节目创造性地以嘉宾的第一视角去观察、体验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用电视大屏打造出了小屏融合的“直播感”。
从别具特色的小火车到村民团结翻新的传统吊脚楼,从“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朴实表达到“国文物、要保护”等村规民约的深入人心……跟随着嘉宾们的脚步,观众沉浸式地见证着这些乡村面貌的改变,深入到乡村生活之中体味乡村百姓对生活改善的真切感受。
  • 以“深度游”状态探索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图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感受田园风光、温暖乡愁的好方式,成为推动创新创业的新领域、乡村振兴的新力量。乡村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效益不断凸显,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在《山水间的家》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既是深入生活的“新村民”,也是新派乡村旅游线路的“体验者”。节目以深度游的方式,刷新了观众对于乡村旅游的认知,也挖掘出劳动快乐和质朴精神的乡村旅游新内涵。

乘坐小火车穿行在“节气车站”,风景各异的农场次第在面前交相辉映;曲折穿行在沿溪而上的小路上,“桃花源”般的美景逐次在面前展开;挖笋、摘菜、打鱼、采茶……农家生活的体验带给游客完全不同的旅游体检。
除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山水间的家》尤为宝贵地将劳动体验与乡村旅游进行勾连,这也成为了乡村旅游在新时代的全新特色。劳动最快乐——《山水间的家》为新时代的乡村旅游赋予了更富深度的价值内涵。
▍幸福生活“纪录态”:纪实语言描绘乡村经济微缩景观
通过多模态的影像呈现和对村民历史记忆的讲述,《山水间的家》记录了新时代的农村劳动者群像。在讲透了国与家、村与民、天与人的内在逻辑的同时,节目也体现出乡村文化中的文化血脉和传承轨迹。
  • 镜头纪实:刷新乡村影像表达


高清航拍下,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小洋楼展现着安吉鲁家村新农村建设的显著成就。正如撒贝宁感慨的那样,城乡生活间的巨大差异正在被不断消解。高空俯拍让观众得以看到石堰坪村各种形态吊脚楼的全貌,样式之全、规模之大,可见村民坚持保护之不易。
除了宏大场面,镜头对村民讲述乡村振兴历程中表情、动作等细节的捕捉,充分展示了他们发自内心流露出的浓浓的幸福感,整体呈现出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群像。

在《山水间的家》中,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俯仰皆是,观众对新农村的生活状态有了更加清晰可感的体验。纪实手法的加入让《山水间的家》在展现新农村成果上更具说服力,在推介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上更具感召力。
  • 故事记录:铭记乡村振兴的多样模式


《山水间的家》更像是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次“田野调查”。
“家”是节目的核心切入点。首期节目两组嘉宾分别走进了两个乡村家庭——以家为点,以人物故事为核心,塑造幸福生活的人物群像;从真实的乡村生活出发,畅聊乡村振兴的回忆与感触。

“村集体分红、土地流转金、果园收入、小火车轨道管理员……”方大哥细数自己的收入构成,也展示了鲁家村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逻辑;石堰坪村书记李英深情回忆帮助村民修复老屋的历程,获得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与支持,也给予了她坚持下去的力量。
“现在我觉得生活在农村很幸福、很快乐!”这些真实的语言表达和质朴的情感流露,记录了生活在美丽乡村的人们最为真实的生存状态。通过融入大量的访谈,《山水间的家》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叙述与时代记录。

《山水间的家》打破了综艺与纪录的边界,为纪实综艺的节目形式赋予了更重要的社会价值,以融合创新的姿态实现了节目形态和功能的突破。
▍时代发展“对比态”:展示乡村振兴的变与不变
通过对乡村转变的实景呈现和对村民口述历史的真实记录,《山水间的家》用24个真实的村落打造了24个中国乡村经济的“微缩景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山水间的家》是中国乡村发展的一次巡礼。在这一过程中,“对比态”的创作理念贯穿节目始终。

《山水间的家》通过相隔千里的两个乡村对比,传递出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愁与绵绵乡韵。不同乡村间的发展模式的参照,既印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也让村落与村落之间产生了借鉴与示范意义。
  • 新旧对比:记住温暖“乡愁”


如何在乡村发展过程中让乡村文化得以保留?如何在山水田园的现代化发展中,继续留存关于乡村的那些质朴隽永的文化记忆?《山水间的家》用新与旧的对比回答了这些问题。

在安吉鲁家村村民方大哥家,虽然高档的小洋楼早已拔地而起,但仍在新房一旁保留了部分老屋,这是历代传承的家族记忆的最好见证。在石堰坪村,祖辈和孙辈人面对老屋的不同观念也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年轻人转变了观念,村子从新翻新了老屋,让吊脚楼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美丽,留住了温暖“乡愁”。

《山水间的家》通过新景观与旧景观、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多重对比,呈现新农村建设中继承与发展之间的普遍经验,也为记住温暖乡愁作了最好的注脚。
  • 两地对比:找寻变与不变


《山水间的家》对于体验地的选取也独具匠心——现代化的安吉鲁家村与保留传统的湖南石堰坪村,一新一旧之间,恰好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取向。

《山水间的家》用这样鲜明的对比说明乡村振兴是时代大势所趋,但是乡村发展的模式是具有多种可能的。在其中既需要跟上时代脚步,又要因地制宜找准自身发展优势。在不同发展模式的对比间,《山水间的家》给全国乡村发展以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这两个村子的发展历程中,变得是老百姓越来越好的生活品质,变的是更加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变的是逐渐深入人心的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而尽管发展路径不同,这些乡村的质朴没有变,这些村民对于家乡的爱没有变,世世代代传承的乡土文化没有变……
总台《山水间的家》以融合创新的理念,走入美丽乡村的百姓家庭,也塑造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榜样和标杆这趟山水之约的下一站要去往哪里?已经让人开始期待了。
 

<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华钰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Huayu Film Co., Lt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

邮箱:bddfzc@126.com

电话:010-63906628 传真:010-63906621


Copyright © 2007-2019 , All Rights Reserve 网站建设:搜扑互联